2023
06-21
关注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联系甄希
手机:138 1441 7105
邮箱:yewu@ipcoo.com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北京路天赋广场9号楼1020
朱清茹,大连东西方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技术服务部高级心理技术咨询师。多年研究家庭婚姻危机解决和女性成长、亲子教育等课题。在得知朱老师在家庭婚姻危机咨询过程中,实施了元认知心理技术干预取得显著成功后,我们进行了采访。如下:
记者:朱老师,今天想请您就成功运用元认知技术干预婚姻感情危机问题方面来谈谈。先谈谈您是在什么背景下把元认知干预技术用于解决婚姻感情危机问题的?
朱老师:我当时是受辽宁师范大学元认知干预技术课题组责成,负责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元认知技术干预,将婚姻感情心理咨询过程中在干预效能和效果方面都登上了一个新的水平。现在已经有足够的临床实践证明,对婚姻感情问题或危机实施元认知技术干预,效果实质性地好于传统的同类心理咨询。
记者:元认知干预技术的运用使得这一方面咨询与传统咨询意义上有什么实质不同?
朱老师:传统的婚姻感情问题心理咨询,定位在谈话疏导水平上,心理咨询师往往并没有多大心理学专业上的优势。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好心的领导、高智慧的亲属和热心的朋友等,也可以进行这种相应水平和性质的帮助。
元认知干预技术更强调:人类应该更加自觉、自主、自由、智慧。这一思想是相对于精神分析的潜意识观而言的。在传统的精神分析潜意识观束缚下的婚姻感情危机当事人男、女双方往往会被困扰在一种在自我以外还有一个“副我”的统治当中,使自我变得被动、被迫、无奈——该做的做不到,该放的放不下;说了太多本不应该说和本不想说的事,做了很多自己本不想做和本不愿意做的事……完全当了消极潜意识心态的奴隶,不得不面对自己酿制的婚姻感情悲剧。而元认知心理技术干预下的婚姻感情心理咨询过程,本质上就是避免这种消极潜意识行为导致的人生悲剧,使当事人变得自觉、自主、智慧的过程,是学会自觉把握自己人生前进方向和前途命运的能力的过程;是提高元认知智慧能力的过程。而这种促进当事人获得元认知智慧能力的实质意义,并不一定仅仅就是保住婚姻,挽回感情本身,而是在“元认知←→潜意识”这对矛盾面前,使当事人变得更加优秀。
记者:通过元认知技术干预会使当事人获得什么样的生命意义呢?
朱老师:通过技术干预使当事人内在的种种人格特质变得优秀,变得从内到外都真正地美起来,绝大多数来访者都认为,这一点远比单纯地保住婚姻和挽回感情还重要得多。许多人认为让女性幸福的并非仅仅是婚姻本身,一位有着优秀人格与智慧特质女性面对的是包括婚姻感情在内但不仅仅是婚姻感情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它提高的是你整个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另一方面,一旦女性来访者的人格、智慧特质提升了,配偶的情感体验也会发生变化,往往婚姻也就变得稳固了。
要使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素质,使自己在做好妻子、好丈夫、好母亲、好儿媳、好女儿、好姑嫂、好同事的道路上,迅速成长,迅速变样……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有效的心理技术干预。
记者:朱老师,在提到使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背景时您谈到已经有足够的临床实践证明,对婚姻感情问题或危机实施元认知技术干预,效果实质性地好于传统的同类心理咨询。能否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
朱老师:好的!就以我做过成功案例中比较典型的一例来谈谈。
来访者的其本情况是这样的:林文(化名),女,33岁,高中文化,个人相貌条件优越、出众。家庭经济条件十分优越。
因家庭感情和婚姻陷入严重危机多年,近期丈夫通知她的起诉离婚的时间进入倒计时阶段——距离法院起诉时间还不足两个月。绝望之际,听一位在大学工作的朋友说:大连东西方心理咨询公司可以应用心理技术干预婚姻危机与感情问题,专程从沈阳前来大连请求帮助。
接下来就来访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谈谈.
首先看看林文的婚姻危机来自何处呢?
她一开始就非常地肯定:是由于有第三者勾引丈夫导致婚姻感情危机。
经过临床诊断性调查,发现导致其婚姻危机因素绝没有那么简单。笔者把临床调查结果做了如下梳理:
第一,夫妻感情恶化在前,丈夫外遇在后,危机责任不在外遇者。
丈夫在一开始恋爱的一年和结婚之初时特别爱她。每当她上下班时,丈夫总是亲自驾车接送,对她也总是百依百顺,知冷知热地体贴入微。结婚后由于心疼她怕她累便不再让她上班,让她做专职太太,掌管家务。结婚一年以后,夫妻感情发生转折并且日益恶化。为了避免争吵,丈夫下班后不爱回家,先是找人玩牌,洗澡消磨时间,后来渐渐地有了外遇的女友。丈夫的外遇发生在夫妻感情恶化以后,而非发生在夫妻感情恶化之前。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夫妻感情恶化呢?
第二,美女任性,不懂得建设感情和经营婚姻。
林文早在读初中时就被老师、同学们喻为校花、美女、“七仙女下凡”等一系列与她出众的美貌有关的称号。她做许多事都是因为她长相出众而办起来特别容易,总是有人愿意帮助她。所以,林文很少能够觉得人生的艰难,办事的不易。这些导致了林文性格中的非常突出的“美女任性”的特征。
这一性格使得林文婚后对丈夫的百般宠爱不以为然,对丈夫的百依百顺也不知道珍惜、对丈夫的管制也步步升级。只要丈夫说话做事稍不如意,便立刻翻脸不认人。所以,她根本不懂得婚后还要建设感情和经营婚姻的道理。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
当新婚过后,热恋激情渐渐消退时,丈夫开始对美女妻子的所作所为难以忍受。丈夫稍表现出不满,林文便紧追不饶、挖苦和打击。丈夫渐渐尝到了单纯的美女婚姻的苦头。于是,逐渐远离林文,寻找新的贴心异性作为知已。下班后不回家,找机会在一起诉苦说悄悄话,并且渐渐发展成为婚外恋关系。
第三,丈夫童年痛苦经历的重复刺激加剧夫妻感情崩溃。
林文与丈夫感情危机加剧的另一个重要的且不容易被注意到的原因,是其丈夫童年饱受继母性格冷漠、语言挖苦、严词命令带来的痛苦。继母的言行是出于对前妻孩子的厌烦;而林文则因为“美女任性”在丈夫面前表现出相同形式的“冷漠”、“语言挖苦”和“严词命令”。这些足以导致其丈夫产生对童年痛苦体验的回忆,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年,又回到了继母身边。于是,在他对林文做出极其强烈的反感行为反应之后,给林文取外号“小后妈”。林文不能理解丈夫的极其强烈的情绪反应究竟源自何处,因此,误以为丈夫有了外遇。为此,夫妻每天争吵不止。
第四,妻子缺少生活情趣、缺乏自身快乐与幸福的能力、一切依赖丈夫,每天陷入家庭的衣、食、住、行的具体琐事中,并且不愿独处总需要丈夫陪着才好。虽然被人们喻为“一心过日子的漂亮媳妇”,却不能创造出夫妻共同体验婚姻幸福、感情快乐的体验机会,使得夫妻感情中的裂痕没有机会得到及时修补。
特别是在其新做母亲后,每天更是把全部精力和身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夫妻关系更加严重恶化。
第五,在得知丈夫有外遇后,情绪激动不安,不能冷静对待。托有黑社会出身之嫌的远房亲戚对丈夫女友进行威胁,导致丈夫对林文的感情由厌烦到厌恶、恐惧。因此怀疑妻子有黑社会背景。并且担心黑社会的人会危及自己的企业和事业。于是,下定决心坚决与妻子离婚。
下面我在就该案例做个系统分析:
林文夫妻关系恶化过程中有一个必须看到的复杂系统增强循环进程,这一过程是必须让林文看到的。之所以必须让林文看到这一过程,目的是为了使她认识到:夫妻感情恶化往往并非只是由于某人、某个性、某事件的简单相加。其中大多潜在着一种复杂系统的增强循环过程。在男、女双方看不到这种增强循环的条件下,双方往往会误以为对方人品、动机中存在某种恶性因素在起决定作用。例如他们双方往往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么一点事就下了离婚的决心,或者因为这样一些事就采取了如此严重的措施和态度,可见其早已居心不良等等。如果双方能够看到这种增强循环的发展过程,对于双方互相理解和消除误解是有重要的作用的。
我们认为林文夫妻在热恋结束,进入正常的过日子生活轨道以后,双方都是有诚意要过好日子的。但是,由于双方都对自己的婚姻缺乏反思分析,在发生少数几次误会之后,便进入了这种增强循环的恶性发展过程,以后再没有机会返回原点。
一桩缺乏思考的婚姻,是很容易被一点小误解推向危险边缘的。她们的婚姻危机就是由于一个心理问题导致的误解扩大并且发展起来的。这个小误解就是丈夫早年继母感情伤害痛苦的重复刺激。具体地说,就是当林文以妻子身份和丈夫相处过程中,在某种说话口气、语调、措辞和办事方式、形式等方面,让丈夫越来越觉得和童年时的继母十分相似之后,就会立刻唤起丈夫过激的强烈过敏的痛苦情绪反应。其实这种反应是童年痛苦经验的一种条件性激活,是可以通过林文的行为方式的改进或通过给林文丈夫进行脱敏训练,轻意就得到较彻底改变的。但是,由于他们夫妻双方不知道有这一心理效应的存在。于是,当林文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或说错什么的时候,丈夫却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情绪反应时,林文便误会丈夫是由于心中有了情人才会如此的。于是,她陷入痛苦中,情绪不振,思绪不佳,和丈夫说话没好气,也不再有心思和丈夫建立感情。林文越是彻底地表现出其童年形成的“美女任性”性格,越能表现出说话口气、语调以及不搭理丈夫和以恶语伤害等特点,越让丈夫觉得自己娶了个“小后妈”……。于是,丈夫变得越来越反感妻子的举止言行及其风格。
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由于重复刺激造成某些误解的现象本来也并不罕见。只是由于夫、妻之间缺乏生活情趣和对感情建设的努力,双方都随着性情感觉,导致了一场夫妻关系恶化的增强循环过程。这一增强循环的放大过程是:从妻子在丈夫面前的“美女任性”行为开始——导致丈夫感觉到妻子就是第二个童年的继母,因而产生过敏性情绪反应——丈夫对妻子任性言行的过激态度反应,使妻子确信丈夫因为有外遇而变心——于是妻子心情、言行表达方式日益乏味、负面和情绪化——丈夫终于确认妻子就是另一个继母式的女人,于是对妻子的感情日益下降并且发生质变,真的到外遇情人那里寻找安慰——妻子通融有黑社会关系的朋友威胁丈夫的女友——丈夫决定与妻子彻底绝裂、离婚……。
记者:这是何种性质的婚姻感情危机案例?
朱老师:分析后确定此桩婚姻感情危机的性质,属于因男方早期形成的心理障碍与女方不善于建设夫妻感情导致的婚姻感情危机事件。有挽回的余地和价值。
记者:据确切资料显示,元认知干预技术有三大实施步骤即,认知干预,元认知策略辅导,临床技术干预。对于这一案例您是怎样使用这三个步骤来实施干预的?
朱老师:首先是对来访者进行认知干预。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婚姻危机的性质及其形成原因、当前形势,就咨询目标达成新的共识:
㈠首先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认清丈夫,达成基本咨询目标。
让来访者看清楚自己,是一件较难的工作。但是,我们还是达到了这一目标:来访者认清了自己的任性性格,对婚姻和感情缺乏有效的挽救行为,只是一味地说许多消极的话和表现消极情绪,在婚后的丈夫心中树立起一种非常乏味的妻子形象,其举止言行总是频频地使家庭中时常充满难以忍受的情绪气氛。这是导致这场婚姻感情危机的最基本因素。
同时认清丈夫并不是一个坏人,通过种种事实证明丈夫善良,有家庭责任心。丈夫虽然有了感情外遇,是在感情危机日益严重之后。
最后达成的基本咨询目标是帮助她挽救婚姻。并且她非常认同老公是一个好人。咨访双方一致认为这是一场值得挽救的婚姻。
㈡认清自己和第三者的关系。
帮助来访者降低焦虑、怨恨情绪;在基础上彻底转变其原来对婚姻感情危机的看法——认为自己在这种场婚姻危机中是无辜者;是婚外恋感情的受害者;一切皆因第三者勾引丈夫所致。最后使林文认识到并且确信:自己在这场婚姻感情危机中负主要责任。几次重要的感情危机的加聚和质变,都是自己盲目行为导致的结果。首先是自己建设感情不利和生活乏味,导致丈夫家庭不幸福并且产生对早年消极经验重复刺激的过敏行为反应——林文言行失控将感情矛盾推向高潮——丈夫决心寻找婚外情人填补感情空白,使感情危机发生质变——林文求助与黑社会有挂葛的人介入,使丈夫对妻子由简单地缺乏感情转为恐惧、人品怀疑到决心远离。在这一系列事件发展中,妻子责任大于丈夫和第三者。第三者在这次婚姻感情危机中所占成份很小。
㈢主要咨询目标的定位。
来访者初访时的主要目标是如何保住婚姻?
经过仔细分析整个事件的各方面因素后,我们帮助来访者重新制定了咨询目标。一致认识到原来全部咨询目标仅仅是保住婚姻,是偏离解决问题杠杆解的。正确的咨询目标结构应该是:
第一目标是使林文尽快地改变和提升自己;第二目标才是保住婚姻。因为只有提升自己,保证婚姻才有可能根本性地保住。即使婚姻真的保不住了,已经提升了自己整个生活和处世品位的林文,仍然可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人生。如果林文不提升自己,即使婚姻保住了,也没有快乐人生可言。还有第三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为优秀的孩子,也是人生一大快乐。建议她把放在姥姥的孩子接回家来,以增加家庭幸福感和凝聚力。
林文非常满意这一目标调整。
这一干预为元认知策略辅导打下埋伏。
其次,进行元认知策略辅导。
元认知策略即对自己认知进行反审和调控的技能。这是培养优秀女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我们在咨询过程中,始终注意培养林文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心理调适技能。例如:
反思自己、理解丈夫。反思自己、改变自己、自觉塑造自己,是女性优秀的必备品格。这是最难做到的,但必须做到。采用的最基本心理技术途径是:使来访者的基础焦虑情绪降下来,保持一种放松心态,让大脑清醒、灵活。这样才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当一名睿智女性的灵感。在咨询中来访者总是逐句地问:这句话该怎么说……那句话该怎么说……。当我们让她坚持跑步、放松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她的焦虑情绪放松下来了,果然表现出大脑灵活敏锐,在许多场合下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挽救婚姻、重建感情的道路上渐渐地进入佳境。
在解决认知问题的基础上,要使林文的婚姻感情问题发生根本性好转,还有几个难以克服的关键点:
第一,在以往的感情生活中,一直都是生活在一种被男性追求、被捧、被呵护的环境里,其人生中所养成的性格里严重缺少如何主动取得他人好感或考虑丈夫感受的思维与行为习惯。
第二,林文和丈夫已经形成见面就“战斗”的动力定型,不采取特殊技术干预手段,一时难以仅凭意志努力克服或改正。现在必须养成新的积极的夫妻关系动力定型。
第三,要林文采用积极心态,一改多年养成的任性和只习惯于接受男性谦让、理解和主动调解感情气氛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必须采用技术干预,使其在观念、行为、性格等方面,都立即向上提升一大步。并且这关键一步必须赶在离婚倒计时完成前实现,既要林文获得的新的态度、行为方式,还要她运用这些态度与行为方式来缓解、挽回婚姻感情危机。
为此,我们为林文实施了系统脱敏训练——解决其对以下问题的过敏反应:一想到自己正处于离婚最后期限倒计时期间;一想到或见到丈夫回家时对自己的消极态度;一听到丈夫说刺激她的话;一想到丈夫的女友等,就产生的极其过敏的情绪反应,如胸闷、心慌、气急败坏、无法正常思维……等,一律通过脱敏训练使其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理智水平。达到即使丈夫再一回到家就说刺激她的话也不能激怒她的程度。以使其从接受训练时开始,就能够以平静情绪对待丈夫,不再每天处于激怒之中。
运用情感组织者技术培养积极的元认知系统——在临床暗示训练条件下,使林文获得这样的情感组织者内容:
1、我每天学习心理学技术,以有效地发挥我的心理效能和智慧,实现我的大目标——我能够掌控我自己的生活。我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理性思维入手,掌控自己的生活。我今后的思维和行为再不会随着消极情绪走。
我以一个有着积极、远大目标的成熟、智慧和坚强女性的境界和心态,俯视我的婚姻感情危机事件;俯视丈夫的行为;俯视第三者及其言行……。
2、我掌控我的生活的最佳途径是尽快地提升自己。维系我的婚姻已经不再是我唯一的目标。最高的目标是提升我自己。我要在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使自己突破人格、人生智慧中消极因素对自己成长的限制。一旦人格方面变得成熟起来,做一个内外兼美的有持久力的女性,我的人生会更加广阔和丰富多彩;我的未来风光无限。
3、作为女性的另一个人生目标也非常重要——向有特长的心理技术咨询师学会培养优秀女儿的技术和技能,把女儿培养成优秀的人。这即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4、丈夫只是女性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挽救婚姻只是人生中诸多目标中的一个目标,能挽救更好,挽救不了则我已尽力了,将来肯定不后悔了。一旦挽救婚姻行动不成功,自己也将按原计划继续积极前行,去继续实现种种令人想往的有意义的人生目标。(该目标的设计具有防止婚姻失败导致极端消极事情发生的作用。)
临床技术干预取得极好的效果。
原来的习惯性地将思维指向负面的行为方式得到根本性改变,能够更多地看到家庭中各种事件积极一面。过去的专门说打击人、泄气话的习惯基本消失。能够经常对丈夫、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行等进行表扬鼓励。对于消极事件也能够用中性的词汇表达。和小姑、婆婆、自己母亲关系改善,能够举重若轻地与她们在感情上互动起来。经常能够制造出快乐来与大家分享。
她在做这些时并不感到自己生活得多么沉重,而是心态积极,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正在自己把握自己命运在掌控自己的生活。她能够为此感到自豪和轻松。
生活观念和目标发生实质性改变。原来一心挽救婚姻,把孩子看得不再重要了,所以将孩子放在姥姥家里。现在接回来亲自抚养教育,更感到自己的神圣与责任。并且将孩子作为建设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坚持让孩子亲近父亲,以增强丈夫对生活的幸福感和亲情体验。她开始写日记、读书、记读书笔记。每天坚持做深呼吸、瑜伽和跑步锻炼;广泛地培养生活情趣。培养起两个积极信念和相应技能:细心体察丈夫的需求;日常中尽可能的照顾到丈夫的情绪。这两样东西在婚姻中就“像空气、白开水一样,容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家中夫妻争吵日益减少;激化矛盾现象消失。平时用负性语言说出来的话,现在都能够用中性语言和幽默来表达。
起初丈夫对妻子的巨大变化感到有些无措和慌张,怕离不成婚或离婚后会成为大家眼中的罪人,因为现在妻子各方面都表现的如此无可挑剔。于是开始着手准备在外租房子住。而她仍从容冷静地坚持为自己赢得了一些时间和机会,渐渐地和丈夫表达感情。
离婚倒计时的最后期限已经过去,家庭关系逐步走上缓和,丈夫再没有提离婚事。
记者:谢谢朱老师!相信你们的这一新技术一定会为更多的人带来福音。
2023-06-21
2023-10-11
2023-10-18
2023-10-12
2023-06-21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25
2023-10-18
2023-10-18